雨天湿掉的鞋子,汗水打湿的脊背,声音沙哑的喉咙,这就是景区讲解员的日常。
郑浩川,景区导游组组长,2015年9月入职成为一名景区导游,2017年5月任职景区导游组组长。
“理工男”的蜕变之路
91年的郑浩川,是一个学电气工程机器自动化的理工男。他说,之前内向,不爱说话,不喜欢沟通,现在也算开朗,这是从景区导游的工作开始变化的。
虽说专业和这个职业不相关,但从入职培训,到考试,到试用期,最终转正,过程都还算顺利。郑浩川说:“不爱背书,一开始背讲解词也是记不住,后面发现我们这一批十多个人都很优秀,自己也不愿落后,就更加努力了”。
据郑浩川回忆,一开始的自己是极不自信的。交流是最大的问题,不敢看游客的眼睛,声音都是抖的。“后面我告诉自己,这是我的团,我不能乱,我一乱就全乱了”,郑浩川说,他就是一步一步这样成长起来的。之后带团都能有自己的风格,和游客像朋友一样,自己也变得沉稳,遇到问题也不慌了。
不会拍照的导游不是好团长
郑浩川分享了自己带团经历的三个阶段。首先是附和,后面是统筹,最后就掌握了技巧,得心应手。
“每个客人都是独立的个体,不能约束控制,只能想办法统筹。以朋友的语气和态度和客人交流,不会让他们有陌生感,不会生疏,这样带下来,整个团队都会很和谐”,郑浩川说,“怎么就结束了,还想再玩一下,听到客人这样说,会很开心”。
郑浩川说,在日常带团过程中自己学会了一项技能——拍照,这项技能帮他化解了很多矛盾和冲突,也缓和了很多客人的情绪,调节了团队氛围。
“一开始也拍得不好,现在拍得不错了。大家出来玩都喜欢拍照,我看谁情绪不好或是团队氛围不好就约着大家一起拍合照,也是研究了很多拍照攻略,学习了很多技巧,才锻炼出来的拍照水平”,他笑着说。
角色转变,依旧是热血少年
郑浩川从公司入职就一直待在景区导游组,之前只是普通的景区导游,后面变成了组长,面随着中角色转变,他说,对他自己影响还挺大的。
从前每天只要带好自己的团就行,到后面要统筹整个板块,领导组员。事情繁杂又具体,但每天都是充实的。
景区导游,每带一个团,就需要协调好车队、调度、旅行社、游客四个方面的关系,其实还是挺累的。“导游最怕遇到雨天,出去带一个团,基本鞋子里都是水。女孩子更可怜,本来人人都爱美,现在基本大家都晒黑了,她们戴的包头还很重,很辛苦的”,郑浩川说。
入职的几年,郑浩川一直在成长。多次被评选为年度、季度优秀员工,也参与过职业的比赛。
作为地地道道的大理人,郑浩川在选择了这个行业之后,就想着要更努力,让游客更加了解大理,更喜欢大理,这是一种使命感。他说,做导游这么多年,游客否定大理比否定自己还难受。
在我们的一线,郑浩川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。他们人人都很“郑浩川”,他们不管天气如何,条件如何,总是一腔赤城地热爱大理,热爱工作。虽然,大部分时候,他们的常态都是雨天湿掉的鞋子,汗水打湿的脊背,声音沙哑的喉咙……但他们依旧可爱可敬。